:: 建议点击来源链接阅读、收听或观看 ::
注:不知原文时间,暂以原文下方的评论时间代替,应该差不了几天。
在碰撞中完成手风琴手的自我修养
文/越飛
仁科常常被描述为 “海丰民谣乐队五条人中玩手风琴的那条人”。
今年 “回到海丰音乐会” 现场。(摄影:越飞)
前几天,《广东姑娘》获得台湾第六届 “金音奖”。这张专辑与之前两张《县城记》《一些风景》最明显的不同是国语歌成分增多。少了微咸海风的手风琴,电吉他又增添了不少八十年代舞厅的骚气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从海丰进城来到广州,把手风琴丢掉了。
但恰恰是广州让他遇见了手风琴。
在他 08 年出的个人专辑《春就很好听了》里有一首《疯马村永恒的一天》,“疯马村” 说的就是他当时住得石牌桥村——广州最大最乱的城中村。过了一条隧道,对面就有一个跑马场,旁边都是废墟。他的手风琴是在这里自学成才的。
自学成才,这四个字总能很容易抹掉中间很多弯路与颠簸,让人以为就像 RPG 主角到了某个绝境捡到一本秘籍,一打开,技能栏上已装配绝世武功。2006 年有位音乐人叫 “夜郎” 搞了一场音乐会,邀请仁科帮忙拉两首手风琴曲。当时在琴行工作的他还只会一些乐理和键盘,“不过既然答应了别人,刚好时间上还有一个月,每天就狂练。白天在房间,晚上就去跑马场。”
一个月的 “狂飙突进” 比自己闷头看书和看教学视频更快。在此之前他也只看过一本小说大小的介绍手册,除了知道每个键的用法之外,也没太多指法教导。那次音乐会,效果出人意料地好,没有人相信他是一个月学会的。
2008 年在广州大学城某桥底下排练。(摄影:耳朵莓)
2010 年,仁科突发奇想,举办一场名叫 “五条人和朋友” 的音乐系列活动。他在不同的时间段,让五条人的朋友来他们平时的排练地,一个叫 “CHINA GIRL”(中国姑娘)的小空间做小演出。活动第一个主题他就选择了手风琴。小型手风琴演奏会一共举办了两期,第一期的嘉宾是当时同在广州也开始玩手风琴的 “玩具船长”,第二期是深圳的乌克兰手风琴演奏家瓦卢让。
第一期 “五条人和朋友” 音乐活动。(摄影:耳朵莓)
就是这样拉出来的 “野路子” 风格,没有科班的刻板教条,有着一些法式小酒馆里的随意轻松,更多的是海丰乡的原始生命力——和所有同好分享交流,在碰撞过程中完成一个手风琴手的自我修养。
从 “手风琴小王子” 到 “电吉他骚客”,这样的标签也只是供给媒体便于区分与宣传。会把音乐看成玩的人,不会随随便便跟任何一种乐器决裂,“下一张专辑也许全部都有手风琴?也许什么都没有。没人会知道的。”
M:MONO
科:仁科
M:第一次接触手风琴是什么时候?
科:2006 年。当时阿茂女朋友家里有个旧的鹦鹉牌手风琴,八十年代键盘式的,所以就拿来用了。一直用到两年前,才换现在这部德国的霍纳(HOHNER)。
M:你学手风琴用什么教材?
科:我的第一本手风琴入门书还不是一本教科书,是一本介绍小手册,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各个手风琴,以及各个键的用法。后来因为要帮夜郎的音乐会拉两首手风琴独奏,就在那一个月里狂练。除了练那两首,还有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《匈牙利舞曲》,再有就是把自己以前吉他书里的一些古典乐曲配上和弦,不断练习。
M:在此之前是从电影或电视剧接触手风琴吗?
科:是的。我最喜欢的一个南斯拉夫导演(当然,现在已经没有南斯拉夫了)库斯图里卡。他的所有作品我都看过,大部分都有手风琴,其中《地下》《流浪者之歌》《黑猫白猫》。《流浪者之歌》的主题曲也是我当时学手风琴的练习曲,经常拉。还有一部关于流浪艺人的《风的旅程》,故事发生在南美,里面的手风琴也是配得非常好。
(《流浪者之歌》,库斯图里卡,1988 年)
(《地下》,库斯图里卡,1995 年)
(《黑猫白猫》,库斯图里卡,1998 年)
(《风的旅程》,希罗·盖拉,2009 年)
M:五条人早期的音乐里有不少手风琴元素。
科:对。创作《县城记》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显,因为当时手风琴技巧还不是特别好,到了《一些风景》有不少曲子都融入很多手风琴元素,比如《做梦》《含叭哩细》。
M:为什么会想到用手风琴而不是其他乐器?
科:也有用其他乐器比如吉他,贝斯。为什么会选手风琴,一来是本身喜欢它的音乐,二来当时也比较少人用手风琴。所以觉得新鲜。
M:人们似乎总会把手风琴和乡愁这种情绪联系在一起,你怎么看。
科:我本来也是这么认为。但我后来发现,其实手风琴不止只有这些了。比如比利时的音乐人马哈哈(Matthieu Ha),他曾经和小河合作过。
音乐人马哈哈。
还有法国的理查·盖里诺(Richard Gillano),他就把手风琴弹出探戈和爵士的味道。我曾经在深圳 OCT 爵士节听过他演出,这个人就是能把手风琴弹得出神入化。当你在歌曲里加入一些手风琴元素,的确很容易与 “乡愁”“红色浪漫”“苏俄” 联系在一起,因为大家对过去五六十年代的印象都是这样的。比如钟立风的博尔赫斯乐队加入一些手风琴元素,也符合大家的想象。但是我不想这样,我就是要弄一些不一样的东西,或者不要手风琴,或者手风琴就是可以弹出别的东西。
法国手风琴演奏家理查·盖里诺。
M:你刚刚提到马哈哈以及盖里诺,除了他们之外,平时还会关注哪些手风琴人?
科:刚刚提到的导演库斯图里卡他还有一个乐队叫 “无烟地带乐队”(No Smoking Orchestra),2012 年在上海出演过。他的乐队就有一个手风琴手。有一部关于他们的纪录片叫《巴尔乾朋克》,里面那个手风琴手最后就是漂在湖上,拉起《黑猫白猫》的一首曲。
法国有不少音乐人会运用手风琴元素,比如 Mano Solo,他还是民谣团体 La Marmaille nue 的灵魂角色。
法国还有另外一支会用手风琴的摇滚乐队 Têtes Raides 也值得推荐。
还有一张我听了很多年的专辑,是多年前在打口碟摊里无意搜到的。那张专辑也有手风琴,The Tiger Lillies 的《Shockheaded Peter》,非常怪诞有趣。